close

筆者有二子  昨日用晚餐時小兒子在問歷史問題 因為大兒子在邏輯空間有資優 故對歷史非常有興趣研究涉獵許多

對話中提到  春秋戰國有一晉文公  因為誤宰晉國有一個清廉的官吏,名叫介子推。有一年,晉國發生內亂,有人秘謀害死大公子重耳,想另立小公子申生來繼承王位。消息被介子推知道後,他就急忙連夜護送重耳離開晉國。

    離開晉國在外流亡的日子因為貧困,但是介子推總是無怨言地承擔起照顧重耳的責任。有一天,重耳一行人在山裡面迷路好幾天都找不到食物,重耳絕望地嘆了口氣說道:「我重耳餓死了事小,怕只怕晉國的老百姓們沒有好日子過了!」介子推一聽,心想重耳雖在落難中,仍沒忘記自己的子民,將來一定是個賢明的君王,於是下定決心,決心全力地輔佐重耳登上王位。

介子推於是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,煮熟了給重耳吃。當重耳事後知道了這件事,竟感動的流下眼淚說:「你這樣的對待我,我應該要怎麼樣才能報答你呢?」介子推回答說:「我不求公子你的回報,只望公子記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心,日後能多多關心百姓的疾苦,做一個清明的國君。」

重耳和隨從們在國外流亡十九年,才回國即位,史稱晉文公。晉文公即位之後,流亡期間跟隨他的隨從一一得到封賞,而介子推認為文公的成功完全出於天意,所以很不屑那些臣子的邀功爭寵,便到棉山隱居了。文公派人到處找,他都避不見面。就在這個時候,有人獻上一條計策,放火燒棉山,因為介子推是個有名的孝子,他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的,沒想到熊熊大火燒了三天三夜,仍不見介子推走出來。怎料介之推卻抱著一棵大柳樹,讓大火活活燒死。



晉文公既傷心又懊悔,抱著介子推的屍體痛哭。正要移屍安葬的時候,發現介子推的身後樹洞裡,藏著一片衣襟,上面用血寫了幾行字: 



割肉奉君盡丹心,但願主公常清明。

柳下做鬼中不見,強似伴君做諫臣。

倘若主公心有我,憶我之時常自省。

臣在九泉心無愧,勤政清明復清明。



晉文公看完了之後,將這片衣襟收入衣袖當中,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且把燒禿的棉山封給介之推。後人為了紀念介之推,便在清明節的前兩天嚴禁煙火,所有的人家都不准燃火,只吃冷粥乾餅,此即所謂的「寒食」。直到清明這天一大早,才能點燃爐火。



晉文公將介子推死時抱著的大柳樹砍下,做成木屐,穿在腳下「足下」

用於尊稱,一般認為來自春秋晉文公與介子推火燒棉山的故事;這個說法首出南宋劉敬叔《異苑.卷十》:「介子推逃祿隱跡,抱樹燒死。文公附木哀嗟,伐而制履,每懷割股之功,俯視其履曰:『悲乎,足下!』」

所以稱為足下

 足下 足下  我只知足下代表是種「以卑達尊」的稱呼方式  或是朋友平輩,互稱足下

今日因為小兒子問「寒食節的由來」  兒引申這些解釋我才知自己兒子還蠻有常識的

也才發現我買的書雖貴但有代價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